松田认识那些半岛和岛屿的轮廓。原来中国人会用「南洋」指代东南亚地区,好贴切的描述。
“走这条路的人很多。不过还有另一条路,虽然相比之下立足难度更高,但去的国家会更发达。出东洋……”
地图停在更熟悉的地方了。
“她胆子更大一点,也许是破釜沉舟吧……这个词你可能不懂,是没有退路的意思。她想去更大更好的地方看看,所以她出发了,与她同行的还有另一个境遇相似的隔壁村的女孩子。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松田暂时不明白她为什么要单单和自己讲如此长的前情,甚至地图辗转迁移后,属于推理小说本体部分的介绍还没有开始。但他很认真地在听,讲故事的人一定有自己的理由。也因为,在约见之前傅同学说过,这是一个他会感兴趣的故事。
“日本不是一个欢迎移民的国家。要在这里重新扎根的话,一定要很努力很努力地经营,过着尽可能不出错的生活。两个女孩子相互扶持,彼此支撑着找到地方打工,又共同匀着微薄的薪水、分享食物。她们都是被家里抛弃的人,所以像亲姐妹一样对待彼此,结成了最坚不可摧的同盟。”
“这样的同盟,持续到朋友死去的那一天。”
“而她报警说,是自己杀了朋友。”
35|两个故事的耦合
“或许同盟早就出现裂痕了,但同盟的消散是以一方的逝去告成的。”
“朋友的死不是意外。警方赶到现场的时候发现了凶器,而那个地方在可疑的时间段内却没有人来过。警方根据被害人的身份调查和联系身边人的时候,她却一个劲地在电话里承认,就是自己的错,希望他们赶紧逮捕自己。”
“被害人疑似死于刺杀,所有人都有不在场证明,还有一个急切地把罪责往身上揽的奇怪女人。这就是这篇小说的核心局。”
傅同学停了下来,等待松田的回应。
松田听得很投入。这似乎是个不错的故事,从背景上来讲,有着初一这个年龄的人难以具备的厚重。他虽然没有读过傅同学在网上走红的前几篇推理小说。但完全能理解她的众多读者来自何方。
因而这篇小说被骂到下架的原因便更加令人好奇了起来。松田尽量选了最温和的语言来问:“为什么,读者会不喜欢这个故事呢?”
“啊那个啊,”傅同学仰起了头,双腿轻轻地踮离了地面,似乎并不是太在乎这件事,“推理小说的大忌,你知道是什么吗?”
松田摇头,他确实很少看这类文学。
傅同学笑了起来,伸出三根手指晃了晃:“一是天降凶手,二是被害人其实是自杀,三是凶手有精神病。”
“啊,”松田了然地颔首,这么一说的确很有道理,“那傅同学你的这篇?”
傅同学勾着唇角,收掉一根手指:“三个雷踩了俩。”
松田瞬间把「挺好的文章为什么挨骂」的疑惑吞进了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