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国孝只有一年,加上太皇太后去世才不过一年多,正好两重孝期可以一起守了。
之后的日子伊尔哈长媳,端亲王府世子福晋,也将府中管理的很好,伊尔哈只用把握了账册还有钥匙也就足够了。
出孝后,府中的格格也到了年纪,虽然说宗室女很多嫁到了蒙古,却也不是所有人。
一般来说,都是需要时,再从宗室或者皇宫找一个公主郡主这些嫁过去。
并没有规定所有宗室皇室的公主一定会嫁去蒙古,至少现在就没这个要求。
出孝后,伊尔哈就开始相看人家,端亲王府开始为府中到了年纪的女儿准备嫁娶之事。
这些年纪到了的格格中,有额娘为侧福晋的,也有额娘是庶福晋的,当然只是格格的也有。
额娘是侧福晋的自不必说,府中为其请封了郡君,也就是多罗格格的封号。
额娘是庶福晋的,还是因为奇绶是皇帝亲弟,才能请封到县君品级,也就是固山格格。
要不是奇绶出力,这种可不是庶福晋之女能得到的册封。
伊尔哈也不在意奇绶出力,怎么说也是他女儿,真要不在意,她还得怀疑这人的心到底是什么做的呢。
只是生母只是格格的,这个就不好弄了,好在伊尔哈将她们生母全提到了庶福晋的位置上。
也是这些年她们都还安分,现在孩子长大,她也不会找茬,有了身份,自然请封时得到的册封也能更好一些。
之后伊尔哈便将府中年纪到了的格格都定下了人家,都是一些家里家风不错的,至少这些人嫁过去不会受太多委屈。
加上她们毕竟是宗室女,阿玛也得圣宠,只要自己不乱来,也不会受什么委屈的。
之后日子就在端亲王府嫁女娶媳妇中过去,谁让端亲王府的格格是实在是有些多。
当然,出孝后,府中还有阿哥和格格出生,这也是免不了的。
就是伊尔哈的长媳也先后生下一子一女,也算是儿女双全了。
接连不断的喜事,端亲王府这几年也算是人来人往了。
好在伊尔哈将事情大多都交给了儿媳,到不用自己上了,能清闲下来,也很不错。
自然,她也不可能完全放心,虽然知道对方不敢算计她,可人心贪欲都很难说,该防备的还是需要防备的。
康熙四十年奇绶额娘去世,奇绶本人也大病了一场,身体也虚弱下去。
伊尔哈这次并没有插手,只任由太医医治,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哪怕现在她让对方活下来,之后总不能一直活下去。
这次之后奇绶只过了五年就去了,不过去世前儿孙满堂,在这个时代,总比早夭好上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