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暂未完全散去,但在虫鸣、蛙鸣和鸟鸣的乐曲声中,村子渐渐苏醒。
同路的人们相互打着招呼,边走边聊田地里的庄稼和从外边听到的消息。
与扛着农具的人群不同,提前出门的柳岚只带了一把柴刀,并朝着村子的另一边而去。
草丛中的露水打湿了衣裳,柳岚丝毫不在意,只惦记着刚割断的花好不好看。
将一路收集的花捆扎在一起,又拿干净的大叶片垫在秦家门口的角落里,柳岚放好花束后满意离去。
明日高悬在湛蓝的天空,肩挑一担柴的汉子迈着稳健的步伐下山,柴禾扎实,是耐烧的实木,一担约有百斤,足够一人俭省着用上一个月。
不过按照往年的气候来看,过段时间多是连绵的雨天,还是多备些柴火为好。
柳岚擦去满头的热汗,看着一捆捆码好的柴火心下稍安。
他走到秦家门口,正好碰上准备出门的秦蓁。
“秦姑娘。”
秦蓁脚步一停,她笑道:“今日怎么晚了些?”
柳岚多在巳时末下山回家,现在已经午时过半了。
“多砍了两担柴,没注意时辰。”
柳岚望着秦蓁的目光里满是热忱,她不明所以,只觉着这天似乎更热了些。
秦蓁想起在井里镇好的绿豆汤,朝柳岚说道:“煮了绿豆汤,你喝一碗解解暑。”
“不了,我先把柴挑进来,等会再歇。”说完,柳岚便察觉到自己的话不妥,于是小心翼翼地问道:“方便进来吗?”
秦蓁心中的酸涩顿时顺着经脉扩散开来,她圆润的指甲掐进掌心,对自己过于提防的行为感到惭愧,“当然方便,进来就是。”
柳岚放下心来,转身去外面挑柴。
柴房门敞开着,等待新一批的柴火填充。
想着应该能很快忙完,秦蓁便先把绿豆汤提出来,又拿了三个馒头准备给柳岚垫垫胃。
却见汉子搬完一趟后步伐不停,继续朝门口走去。
秦蓁疑惑,便跟着出去看了一眼。
只见东边的墙根脚下摆了上十捆柴。
她一时被惊住,除了爹爹,秦蓁从未见过其他人能打这么多柴,连周叔都没有,没想到柳岚不如她爹魁梧,气力和耐性倒是不输他人。
“怎么不把驴车牵来?搬这么些回家得费不少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