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秦姐姐,秦姐姐真好!”李青竹跟在秦蓁身后进了灶房,朝她笑道。
其余人也随后开口感谢。
“不必客气,青竹可是同我打了包票会清洗干净,到时候没做好,我一人扣下一方帕子。”
大家相处久了,也知道秦蓁在开玩笑话,但还是向她保证:“放心吧秦姐姐,保证干干净净的,我娘过来了都得夸一句。”
姑娘们笑作一团,接着一部分人去井边打水,另一部分则将包好的石榴花放进滚水里熬煮。
好在当年秦叔朗托人在院子里打了口水井,不用每日去河边挑水,否则以秦蓁的身子骨,这日子也撑不起来。
帕子早就浆洗过了,每个人都做了标记,混在一起也不怕分不清。春夏秋三季,多多少少总会有适合染色的染料,但不是每次都能有空闲时间,所以比较宠女儿的妇人总会记得备上一块,方便临时染布拿取。若是姑娘家底子厚又得了父母的允许,自己也可以多备几块。
不一会儿,锅里的水便成了深褐色,李青竹将染液舀进秦蓁拿出的木盆,端出灶房后招呼大家把布料拿过来染色。
寻常的染色半个时辰即可,等待期间,大家只得耐住性子继续做绣活,不过谈论的话题自然从琐事换成了布料的颜色。
柳春苗听李青竹说她带了石碱,也接着道:“我带了一片白矾。”
“真的?”
大家有些惊喜,平常多用石碱固色,倒是忘了白矾同样可用。
“我堂嫂去年用白矾染出了碧色,可好看了!”
“我也瞧见过,确实亮眼些。”
李青竹得意地笑道:“我顺手多拿了一块,刚好两个色都试试看。”虽说其中一块是为秦蓁准备的,可染出来后自己能过过眼也是好的。
有几个同样带了两块,自然也选择染两个色,其他人则烦恼该如何抉择。
不过最后多数人决定染碧色,毕竟白矾难得,若不是家里有需要,一般也不会花钱去买。
时间在嘻嘻闹闹中过去,秦蓁看日头,估摸着时辰差不多了,便提醒她们去准备媒染剂。
染上姜黄的布料拧干,分别放入两个装有媒染剂的木盆里,一炷香过后,一盆仍是淡淡的姜黄布料,另一盆则转变成碧绿色。
接近正午,布料在日光的晾晒下逐渐干燥,每个人找到自己的手帕,随后同旁人比对。
其实差别不大,只是得了新手帕,忍不住想同玩伴说道说道。
李青竹赏着大家一起染出的碧色,一时欣喜不已,可再舍不得,她也还是将那方帕子递给了秦蓁。
“秦姐姐,这帕子可真好看,我记得你有一身衣裳,配上这个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