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琴赶紧喊停:“行了行了,我错了。你接着说。”
“哎,没啥好说的。你找一本反应宋朝民间生活的书,那上面好多职业我们现在都能翻出来用呢。工业一时半会儿很难迅速发展,先把服务业搞起来,让回城知青吃上饭再说。记住啊,你能帮着多创造一个工作岗位,社会上就能少一个流氓,少一群受害者。”
她怕薛琴打退堂鼓,又给人画大饼,“有点出息啊你,你小薛书记的名头现在只能摆西津城。你就不想闻名全国?”
薛琴惊喜地捂住了嘴巴,眼睛眨巴又眨巴,全国啊!
叶菁菁用力点头,肯定地拍拍她的肩膀:“肯定的,加油,我等着你的名字写上新中国改革的历史呢。”
姐妹啊,姐马上要出国了,就指望你发达了,将来姐回国也是背后有人的人!
公交车疾驰在北京城的大街上。
哪怕外面风雪漫天,也挡不住天安门人潮汹涌。
1978年的冬天,这个古老的国家正拉开巨变的帷幕。
第256章 写论文准备毕业吧(捉虫) 总不能两手……
四人27号傍晚上火车, 抵达西津城的时候都28号晚上九点了。
这天寒地冻的,赶紧回家睡觉去。
然后29号一大早,叶菁菁又开启疯狂忙碌模式。
她要检查大学生们的项目进度, 还要给倒霉孩子们疯狂布置工作。
按照出国留学流程,她真正出发前, 是要去参加出国培训的, 时间非常紧。
正当她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田教授找过来了, 通知她去参加考试。
考什么呢?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也是要上理论课的。
虽然叶菁菁她一节课没上,基本靠自学成才, 但流程必须得走。
不走这个流程,她的硕士学位是拿不到的。
这回叶菁菁要疯狂眨眼睛了:“那个,教授, 我可能要出国读研。”
田教授重重地叹了口气:“就是因为你要出国读研, 所以你得在国内时就把文凭拿到手。不然到时候有什么不好,你拿不到外国的文凭, 你就麻烦呢。”
虽然大家普遍认为,文化的革命开始后,我国留学就中断了,一直到今年才重新开启。
但真实的历史上,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1973年,我国就派了留学生去英国进修,共计150人,其中90人是去进修英语, 其余60人是理工医专业。
之所以后来基本没人提这茬,是因为国内政治风云变化,这批进修生并未按计划完成学业, 就被迫提前中断留学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