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菁菁拿着糖换回来的红头绳,扎在葫芦的腰间,示意大家看:“怎么样?”
嘿!不得不说,老话讲的好啊,红配绿,美如玉。
伊藤洋子看着,爱不释手,夸奖道:“真可爱。”
“送你了。”叶菁菁笑道,“不过我也不知道它能放多久,后面会不会返潮上霉。”
伊藤洋子不撒手:“我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
叶菁菁没二话,解了头发上的一条皮筋下来,把两个小辫子,变成了一个低马尾,将皮筋递给刚才给她红头绳的小姑娘:“你拿这个把头发扎起来吧。”
不然用自己的红头绳换糖吃,这姑娘回家估计会挨揍的。
薛琴眉飞色舞:“你们的茭瓜叶子,我们全要了。”
她想起来了,她在东京的店里头看过类似的编织品,就这么一个,三四十块钱呢。
嘿嘿嘿嘿,哪怕他们三块钱一个卖给伊藤家,那也赚疯了。
不,两块钱甚至一块钱,他们也好赚的。
菜农还没来得及说话,旁边过来看热闹的农民先拒绝了:“那可不行,这些我们要用来沤肥的。”
现在化肥是稀罕物,农民种田有机肥的依赖性很强。
而有机肥的来源,除了人畜粪肥之外,绿植沤的肥,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薛琴挠头,她上哪儿找这么多草料,给他们去沤肥?
叶菁菁也没辙,在这时代,草根都会被挖出来当烧锅柴。乡间道路上,路边连杂草都看不到一根。
哪里有多余的草料来沤肥呢?
在场众人都开始冥思苦想。
“哎,叶菁菁、薛琴,哎,你们怎么来了?”
人群外面,挤进来一张熟悉的脸。
是他们纺织三厂出去的赵光明,最早一批跟着叶菁菁学习的临时工,77年高考考上了西津艺术学院的赵光明。
叶菁菁和薛琴更惊讶:“哎,你怎么到这边来了?”
赵光明拍了拍自己手上的家伙什,笑眯眯道:“给广大社员同志服务,画烙铁画啊。”
事实上,就是他趁着暑假不上课,出来挣个外块。
给人家家具上画一副烙铁画,收个一两块钱,那也是项不错的营生。
“哎,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