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钱,那肯定是没有的。
因为现在社会大环境如此,整体的师生关系就是这样。
老师看好一个学生的话,那真是掏心掏肺。
家长同样不觉得老师管教学生,有任何不对的地方。(文·革时期也是学生造老师的反,而不是家长造反。)
工会主席哈哈笑:“看来当老师真是个苦差事。小学生不好管,大学生也麻烦得很。”
她提前给叶菁菁打预防针,“你小心啊,说不定你这个学生的丈夫,还要有的闹腾呢。”
叶菁菁吓得花容失色,赶紧摆手,拒绝三连:“别别别,千万别。”
清官难断家务事,她可对人家两口子的事,没半毛钱的兴趣。
第183章 脑子被门夹了吗? 张嘴就要退学
好的不灵, 坏的灵。
有句老话讲的好,当你意识到一件坏事可能会发生的时候,那么十之八九, 它绝对会发生。
果不其然,过了没两天, 刘秀华又急匆匆地找上了叶菁菁。
后者想的挺好的, 还笑呵呵地主动询问:“你孩子没事了?你回来上课了?”
刘秀华一张脸通红,抓着衣角, 支支吾吾:“叶……叶老师,我想请你帮忙让学校给我开个证明。”
“什么证明?”到这时候, 叶菁菁也没当回事儿,甚至问完话,她还喝了一口枸杞红枣茶。
不到两秒钟, 她就深深地后悔了。
因为刘秀华说:“证明毕业以后, 我肯定会被分配回林县县化工厂工作。”
毫无疑问,叶菁菁喷了。
她咳得死去活来, 好不容易才能说出话:“刘秀华,你是怎么考上大学的?”
被点名的女大学生满脸茫然:“就,就参加高考考上的呀,我考了317分。”
这分数当真不低了。
但此时此刻,叶菁菁真心觉得人的分数不能说明什么。
“你既然是正儿八经参加高考考上的大学,那应该明白一件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你们的毕业分配,由国家说了算。国家需要你们去哪儿,你们就去哪儿。”
刘秀华急了:“可我有家庭的啊!我不回林县的话, 我的家庭怎么办?”
刚好有其他老师过来找叶菁菁,拿她翻译的资料,闻声皱眉毛, 批评道:“你这学生是什么觉悟?两地分居的夫妻多了去,难道大家都不工作了吗?没有国,哪儿来的家!”
刘秀华被骂得狗血淋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默不作声地走了。
化学系的老师还意犹未尽:“现在的年轻人真是的,一个个只有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光想着自己的小家庭,一点儿为国家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决心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