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的火车运力依然非常紧张,任何人想坐车都得要证明。
比如大学生,入学时可以凭借录取通知书买票。寒暑假期间也能拿着学生证往返于家庭和学校之间。
但其他时间, 你拿着钱,车站也不可能卖票给你。
校办很好讲话, 叶菁菁帮忙说明情况后, 校办的徐姐立刻给开了介绍信,盖好了公章。
看到刘秀华是隔壁丰省人, 徐姐还主动帮忙打电话:“我问问火车站,看看能不能给你留张车票。”
可惜火车站值班室的同志不知道是去吃晚饭还是急着处理突发状况了, 电话死活没人接。
叶菁菁不假思索:“你东西收拾好了吗?我骑车送你去车站吧。”
虽然刘秀华年纪比她大三岁,但学生就是学生,她这个辅导员肯定要把人送上火车, 才安心的。
毕竟现在不比高铁时代, 大家坐趟高铁跟出门打个车一样。
可叶菁菁还是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1978年的火车票极度稀缺。
哪怕今天16号是礼拜二, 不年不节的,车票依然紧张。
不仅今天没票,明天也没有,最早一班车得到后天下午。
刘秀华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了:“我女儿从橱柜上摔下来了,跌了头,我得赶紧回去啊。”
火车站的售票员虽然同情她,但也爱莫能助。
从恢复高考起,火车就愈发忙碌了, 天天都有好多人过来排队买车票,人人手里都拿着介绍信,搞得他们都怀疑那些知青全是刻了萝卜章。
但怀疑归怀疑, 人家拿着介绍信来买票,只要有票,他们照样得卖。
故而现在几乎每天票都紧张得不得了。
刘秀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从西津回家,她只能坐火车栽转汽车。
叶菁菁没当过妈,可她是在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当然理解这种母女连心的痛苦。
唉,说到底还是社会发展局限。不然哪里需要折腾着买车票,直接打个飞的回家就行了。
刘秀华家住的林县,虽然隶属于隔壁省,但实际与西津市并不算遥远。
叶菁菁穿越前开车过去,一路上只花了不到两小时的时间。
哪怕现在没有高速公路,跑半天时间,估计也够了。
对了,车子!
除了火车和汽车,还有什么车子有可能去林县?
答案是货车,大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