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广播电台也给叶菁菁发了年货。
别误会, 她不是广播台的人,台里的采购计划里是没有她的。
但几乎每家单位采购年货的时候,都会放宽一些指标, 以备不时之需。
叶菁菁在广播台住了这么长时间,台里也觉得大过年的,让人两手空空的走,不太合适。
于是台长做主,给她分了香菇、木耳、海蜇皮,外加一袋枣子和一袋核桃。
东西多,她一个人不好拿。
谢广白过来帮她往家里运,中途碰上有人在街上卖荸荠,两人没能扛住诱惑,又欢快地包圆了人家的荸荠。
这是育秧田里长出来的。
夏天秧苗移植到大田以后,因为育秧田过于肥沃,并不适合种水稻,否则禾苗长得太旺,容易倒伏。
加上育秧田靠村庄近,长庄稼容易被社员家里头养的鸡鸭糟蹋。
故而这些育秧田普遍用来种植荸荠、芋头、莲藕之类的,今年冬天收获了,刚好拖到城里卖。
卖荸荠的农民,用干荷叶包了荸荠递过来,笑呵呵地跟他们说吉祥话:“给您二位拜个早年。”
谢广白立刻朝他点头微笑:“也给您拜个早年,祝您阖家欢乐,一年更比一年好。”
周围等着卖完最后一茬菜的农民,都乐得笑哈哈。
自行车已经压得沉沉的,谢广白还是不满意:“少了只鸡,还有红烧鱼。”
其实照他想,他更愿意直接带叶菁菁回家过年,这样方便又热闹。
只是过年是大事,他跟叶菁菁只是谈对象,又没有结婚。
叶菁菁现在去他家过年,会被人看轻的。
所以,她还得回家过年。
一想到她家那情况,谢广白都替她犯愁。
叶菁菁却跟个没事人一样,特别淡定。
怕什么呀,年夜饭想吃什么,直接去饭店端好了。
反正现在除夕夜,各家单位也不放假。
然而她想的挺美,按规定饭店也的确不放假呀,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谁家除夕夜不准备年夜饭?谁又会大过年的还上饭店吃饭?
反正现在没这规矩。
现在的规矩是,街上还热闹着呢,最后一波城卖菜的农民都没走呢,饭店已经不对外营业了。
谢广白安慰她:“没事儿,过会儿我回去给你从家里端过来。”
叶菁菁狐疑:“你爷爷还是隐藏的烹饪大师?”
平常谢奶奶可是直接吃饭店的,没做饭的习惯。
谢广白哈哈笑:“我爷爷用炉子只会熬药。”
反正他们祖孙三个谁不擅长烹饪,谁也不嫌弃谁。
他们也没任何人考虑过学烧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