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1 / 2)

公安局长赶紧表态:“我们一定立刻核实清楚, 马上就动。”

主任看了他一眼,没吭声,直接跳入下一个议题:“这封信, 大家都看一看。”

分发到领导干部们手里的, 当然不是原信件,而是打字时打印出来的文件。

字迹相当清晰, 清晰得让在场的所有干部不能说自己没看明白。

这封信内容其实挺简单的。第一部分是夸奖近些年来,本省在教育工作上做出的突出成绩。

大量的下放户和下放知青抵达农村后,填补的农村知识分子的不足。

他们当中不少人走上讲台,大力改善了农村教师力量薄弱的窘迫,以其学识和热情,为农村培养了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新生力量。

接下来,就是信件的第二部 分,高考来临, 对教育事业的影响。

毫无疑问,高考激发了广大师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大家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达到巅峰, 学习效率也大幅度提高。

但是,与此同时,一个巨大的隐患也隐隐浮现。

那就是,教师队伍,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充满了分崩离析的风险。

众所周知,1977年的高考,汇集了既往11年错过高考的学生。

他们当中大部分人,离开学校,要么去农村修地球,要么进工厂当工人,基本已经脱离文化知识学习。

只有少部分人,少部分在学校讲台上给学生上课的知青和下放户,才由于工作需要,始终没有脱离课本。

毫无疑问,大家上了考场,这些兼具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的青年教师,考入大学的概率显然更高。

信中,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教师的崇高敬意与深切感激,将他们的无私奉献与爱国情怀描绘得淋漓尽致。

反复强调,他们旨在通过高考这一桥梁,勇敢地接受国家的选拔,将来好做出更大贡献。

可是在场看信的干部们,到了这会儿,谁还不明白所谓的隐忧是什么。

有人嘀咕了句:“就不该让这些老师考。一个个,自私的很呢。当初安排他们在农村当老师,是给他们优待。赤脚医生还下田干活呢,他们就站讲台上课。”

省招生办的负责人赶紧强调:“那不能够。高考原则就是自愿报名,不看身份。国家没规定老师不准考,他们就能考啊。”

已经有看得快的人翻页了,直接喊出声:“用广播上课?”

看文件慢的人也赶紧翻过去,发现下面的内容是夸奖农村农技知识普及,也成果斐然。

以生产队的技术员为例,他们皆具备一定文化素养,公社定期为他们量身定制技术培训方案,旨在将其打造成为传播知识技能的火种,再将这些宝贵的知识带回生产队,惠及广大社员。

再比如说,乡下放电影,经常播放各种技术教育片,教授广大社员如何搞种植养殖。

最新小说: 穿成镶边女配的她们 最强天师穿成全网黑顶流 有金手指我杀疯了[快穿] 穿书后我被美惨强反派掰弯了 嫁给魔龙后我成了领主 穿越成男主的武器妖刀 修罗场导演 炮灰不走剧情 年代文大佬的漂亮作精 我在乙游专心致富[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