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又没这方面的关系,甚至她连大学学报的投稿地址都找不到。
于是她就曲线救国,拜托谢广白帮她投稿。
看样子,是学报那边有回应了。
这会儿,她主动开腔:“我就是叶菁菁, 有哪里不清楚啊?”
“就是那个什么氢离子。哎呀,你跟我去学校,讲讲清楚。”
老唐也是工农兵大学生, 实际年龄赶不上脸的速度,其实他还不到30岁。
他跟谢广白一届,在大学里,两人一起打过篮球。
按理说,工农兵大学生应该是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但大概是因为大批知识分子下放,很多必须由知识分子参与的工作,被迫中断了。
所以实际上,为数不少的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后并没有回到原单位,而是被政府机关等地方招去工作了。
老唐就留在了大学,平常主要负责行政工作,学报那边有时候他也帮帮忙。
但这么一说吧,叶菁菁更糊涂了:“哪里不清楚了?书上的反应式并不符合实际生产需求。
按照这个方程式,它生成的cl2会与生成的naoh并不可能相安无事,各自分散开来,而是会发生反应,生成naclo,这样会直接降低naoh产量和品质。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更危险。反应生成的h2与cl2都是气体,二者混合,很可能会爆炸的。”
叶菁菁自认为讲得清清楚楚,但她实在高估了让老唐化学知识储备。
他越听越觉得眼花缭乱,化学方程式在他脑袋里头飞得乱七八糟,所以他果断喊停:“行啦,你跟我去学校吧。到时候你一边说一边写,还能做实验,就能弄清楚了。”
谢广白立刻拒绝:“不行,我们今天还有工作。起码得等活干完了,才能跟你走。”
老唐也知道他俩去推广急救办法的事,不以为然道:“你自己去不就行了吗?你才是大夫呢。”
谢广白却坚持:“那也不行,这都是领导安排的工作。”
其实事情的真相是,他不放心叶菁菁一个人跟着老唐走。
这姑娘没进过大学的门,大概率也没进过实验室——
他们高中,当时化学实验室的门都不开了。
要是跑去有什么事儿,那要怎么办。
他在旁边陪着,不管发生什么,好歹还能搭把手。
两人讨价还价,最终决定上午去完钢铁厂食堂,也不用在人家食堂吃饭了,直接去西津大学,解决投稿文章的事儿。
谢广白说着还威胁老唐:“那你得请我们吃中午饭啊,钢铁厂食堂是出了名的伙食好,我早想着他们家的过油肉了。”
“过你个鬼!”老唐一点也不给他面子,“能给你两个馒头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