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都不用薛琴上,叶菁菁自己上了。
她贡献出了自己唯一的一套《物理自学丛书》,言辞诚恳:“老师,我们的水平比较低,您还是照着这个,简单点儿跟我们讲吧,不然我们真的听不懂。”
赵老师的脾气也特别好,居然一点意见都没有的,直接接过了书,翻了翻,还夸奖了一句:“这套书不错。”
叶菁菁这才松口气,好奇地跟人打听:“赵老师,你的录音机在哪儿买的?多少钱?”
赵老师不知道是不是受过什么刺激,瞬间紧张起来,说话都结巴了:“你你你,这个……”
叶菁菁赶紧解释:“您别误会,我没别的意思。我现在给大家上化学课,但我白天有其他工作,没办法上课。我看您这样弄录音机上课挺好的,回头我不在,大家也能听化学课。”
上次她去百货商店,只看到了收音机,可没瞧见录音机。
赵老师露出了尴尬局促的笑容,瞧着甚至有点不知所措:“这是我自己组装的。”
叶菁菁眼睛瞬间亮了,迫不及待地追问:“那能麻烦您帮我组装一台吗。您放心,该花多少钱我花多少钱。”
薛琴也跑过来了,在旁边附和:“对,赵老师,我们夜校有经费。”
她真不敢想啊,叶菁菁真的已经卖出去一百多套化学讲义。
六块钱一套,现在他们足足挣了九百多块钱。
老天爷哎,她从来不知道,原来一个月才十八块钱的临时工们,居然也会这么大方。
六块钱的学习资料,他们说买就买。
她简直怀疑他们厂里藏龙卧虎,临时工里的大户其实一堆堆的。
叶菁菁听了啼笑皆非,不得不在心里感慨,果然不同阶层的人,生活的不是同一个地球。
出身干部家庭,从小见惯了被人求上门的薛琴,又怎么会懂低腰求人有多难。
临时工们为了转正,求爷爷拜奶奶,砸进水里,连个响儿都听不到的钱跟礼多了去。
跟看不到未来的砸无底洞相比,六块钱一份的学习资料,君子坦荡荡的,简直能让临时工们感动落泪了。
赵老师不晓得夜校经费的弯弯绕,也不关心这问题,他脸上写满了为难,支支吾吾:“我不是不想给你们组装,是材料不太好买。这个录音机,也是我好几年前组装的了。”
叶菁菁不假思索:“那需要哪些材料,能不能麻烦您写下来,我找人帮忙买。”
赵老师这才松下了肩膀,立刻翻开笔记本,提笔开写,末了撕下纸给她时,还叮嘱了句:“零部件的规格不能随便换,不然功率小的负担不了功率大的,时间一长,零件会烧坏的。”
叶菁菁痛快答应:“没问题,都听您的。”
哈,她找谁买零部件?当然是谢广白啦!
正好跟他好好说说纺织厂的工人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