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长达两年多时间的大串联,一直到1968年10月份,他们当地才开始复课。
当时中苏关系极度紧张,大战一触即发。在严峻的国际局势面前,最高指示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反帝必反修”。
故而复课的初中生,并没有恢复正常教学,而是按照军事编制,学校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排,学军挖地道,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投入到全民皆兵的反苏修侵略的战斗中去。
至于日常上课,大家重点是学□□语录,文化课也并非学数理化,而是统一称之为“学工学农”。
课堂不在教室,在工厂在田头。老师在生产的间隙,见缝插针地跟他们说点儿工农业相关的文化知识。
可即便这样以战时标准开展的初中,范哲兵也没能上完。
因为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传达了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1969年1月,17岁的他就跟绝大部分城市青少年一样,集体打包下乡了。
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接受过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范哲兵确实很倒霉。
但要谈起倒霉,他的同龄人都倒霉。
而且倒霉的他们,大部分都努力靠自己双手从事农业劳动,竭尽所能地养活自己。
比起他们,自打1970年跟卢少婷好上之后,就放心大胆吃软饭,过得跟个少爷似的范哲兵,实在无需过多的怜悯心。
叶菁菁不打算再让这种人吸血,而且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她要在高考复习资料里埋雷,坑死范哲兵!
鉴于范哲兵从头到尾,实际上只读完了初一的文化课,叶菁菁估摸着他并没正儿八经学过物理和化学。
且虽然小说里,卢少婷一回城,就去书店给他买了《数理化自学丛书》,但书店方面说已经多年没卖过这书,加上考虑到“文·革”时期的出版业状况,叶菁菁更倾向于认为——
《后妈文的原配重生里》提到的自学丛书,其实就是自己手上目前拥有的这一套。
所以,她要改写一番资料,让心心念念偷了书的人,好好跌个大跟头!
这样,她可以一箭三雕。
什么?你说倘若叶友德和卢少婷不偷她的东西要怎么办?
嗐!狗改不了吃屎,吸血鬼除非死,否则绝对不会放弃吸血。
可要是万一呢?
万一就万一呗。
最多她叶菁菁白忙活一场而已,没什么大不了。
捋清楚思路后,叶菁菁瞬间亢奋起来。
果然人做坏事最开心,她这么人美心善,最适合做这种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