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园拎着一篮子鸡蛋光明正大到曹婶家里,与今天正好在家的谷兰打了个照面,与她打招呼之后,谷兰主动抱过孩子出门,留唐园跟曹婶在家里说话。
“有好东西?”
“这次是真有好东西,”唐园与曹婶低声细语,“我接下来能拿到一大批面粉,想通过火车站转出去,不要票,给这个价。”
唐园伸出两根手指。
“这么便宜?”
“我便宜不是你便宜,市面上卖,至少这个价,”唐园比划了两次二,“这桩生意是我跟曹婶的生意,我给你二,你们往外,加两分三分都没问题。”
“这……不大好吧,这不是投……”曹婶小声道。
之后两年多的合作,曹婶虽然也挣了点,但整体挣的并不算多,完全算下来估计也就二三十块钱,而同样跟她合作的,不管是沈文玉那边,还是翁姑那边,每个月都能有三十多,两年下来每人都至少挣了六百多块。
不过曹婶这边情况还不一样,她虽然挣的少,但她儿子儿媳那边挣的人情多,涨了职位和工资,每个月也能多赚些钱。
“曹婶,现在外头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如今都不抓投机倒把了,”唐园低声道,“曹婶你平常在外多,应该能感觉到风向。”
她这么说,曹婶缓缓点头:“这还真是。”
“是吧?那既然别人能干,咱们怎么不能干?”唐园问她,继续添油加火,“而且咱们也不往外动,曹婶你拿着,让你儿子儿媳直接交给他们的同事,这能有什么问题?真要问起来,就说咱们这附近的小麦产量高,顺便帮着带,原先不也是这么做的吗?”
曹婶还是犹豫。
唐园继续说服:“或者是我这边给你两毛二,曹婶你还跟以前一样,权当是送的人情?”
“咦?”曹婶突然反应过来。
“是吧,我给你两毛,是让了价的,不然我还能按原来的,我又不亏,对不对?”唐园笑着挑眉,“曹婶你好好想想,要不是咱俩关系好,我就不找你了。”
要不是今年形势在发生改变,她也不敢这样说。
正是因为形势发生改变,且她很深刻记得改革开放就是在今年年末,才敢这么干,借着火车的便利帮人带货是一直都有的,她不干这事也有,只不过她打算插一脚,利用火车的便利,挣些人民币而已。
“有道啊。”
“那曹婶你先想想,我傍晚再来一趟,这个鸡蛋曹婶拿着。”唐园放下鸡蛋。
“你不能不收钱,我把钱给你。”曹婶没让唐园拒绝,立即给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