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年:“……”谢逸年愤愤不平地关掉玄界论坛,在心中暗骂天师界的人忘性大。姚女士这么厉害的人,才去世两三年,居然就没有人开贴讨论了!?有没有搞错啊!!!从D市到苏州,高铁只要坐三个小时。高铁到站,谢逸年就给宋元亭发了消息。两人互相说了自己的相貌特征,谢逸年和姚容才刚顺着人流走出高铁站,旁边一个穿着休闲服、脖子上挂着头戴式耳机、二十四五岁上下的青年就走到了他们面前,笑道:“我就是宋元亭,远远就看到你手里这把红色油纸伞了。”他气质清隽,身上无一不是牌子,看得出来家境十分优渥。在宋元亭没注意到的时候,油纸伞上挂着的流苏轻轻一转,苏幼双浮现在了谢逸年身边,目光紧紧追随着宋元亭。似是想从宋元亭的眉眼,找寻到故人的痕迹。谢逸年和姚容都没带什么行李,宋元亭在斜前方走着,领着他们去找车:“我爷爷知道你们要过来,都高兴坏了,还说要亲自来接你们。”“不过他前两天才刚出院,高铁站人太多了,我们担心他的身体,好说歹说才劝住了他。”谢逸年丝毫不介意这个:“我是晚辈,怎么能让长辈过来接?”“对了,这位是?”宋元亭看了眼没说过话的姚容。谢逸年介绍道:“这位是教导我的长辈。我第一次来苏州,就想着也带她来逛逛。”几人一鬼坐到车上,宋元亭别好安全带,驶出停车场。谢逸年打听道:“请问宋语彤小姐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宋元亭道:“很早就去世了,但我爷爷时常会提起她,所以我们这些晚辈都知道她。”谢逸年点头,看来这个叫宋元亭的年轻人,知道的事情不多。想要了解更多,还是得先见到宋爷爷。一个小时后,车子停在了一栋富丽堂皇的别墅门前。一位满头华发的老人拄着拐杖站在旁边,面带病色却也面带喜色。“宋爷爷。”谢逸年打了声招呼。老人慈眉善目,眼神在油纸伞上定格了许久,才笑呵呵上前,拍了拍谢逸年的肩膀:“你们赶了那么久的路,肯定累了吧,来来来,先进屋吃个饭。”别墅很宽敞,但里面除了佣人外,就没有其他宋家人了。宋元亭左右张望,奇道:“爷爷,我爸妈他们呢?”宋老爷子摆手道:“贵客上门,他们全部都挤在这里也太吵了。我把他们都打发出去,等贵客吃完饭再让他们回来。”宋元亭:“……”行吧,谁让家里老爷子最大呢。这么一想,哎呦,他还能留在家里陪客人用饭,不容易不容易。宋家准备的晚饭确实丰盛,宋元亭、宋老爷子和谢逸年都坐到了餐桌前。姚容不吃,也坐到了餐桌前。宋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宋老爷子边吃东西边追忆道:“宋家出事那年,我刚两岁。”“我爷爷出事后,父亲也跟着出事了,母亲被娘家接了回去,把我留在了宋家。”“姑姑在海外留过学,但说到底,她还是自幼受着父亲的庇护长大。那时,大姑抱着我,匆匆收了几样值钱的物件就逃出了宋家,想办法带我去北平。”“后来是苏阿姨收留了姑姑和我,还把自己大半的积蓄都给了姑姑,让姑姑孤身北上时,不至于受银钱困扰。”宋老爷子都这般年纪了,八十年来历经风霜都面不改色,提起这段往事时,却忍不住眼眶一红。“姑姑离开前,苏阿姨说,她给姑姑做了一把油纸伞,想要等姑姑嫁人时,把油纸伞当做新婚礼物送给姑姑。只是,油纸伞还需要几天才能彻底做好。”“那时,姑姑已经不能再留在苏州,只能与苏阿姨告辞,还与苏阿姨约定,等过段时间时局安稳,会再回苏州取走这把伞。”“但——”宋老爷子用拐杖敲了敲地面。“等姑姑带着我,历经千辛万苦到北平后,却发现在这短短两个月里,那位原本在新政府任职的伯伯居然被罢免了。”“后来又发生了许多事情,姑姑给苏阿姨写了好几封信,但不知道苏阿姨有没有收到过……”“总之,回苏州的事情就这么耽搁了。”等宋家终于恢复元气,等他终于长大,宋语彤却再也寻不到故人音讯。她带着宋老爷子回到苏州,买下了苏家祖宅,等候着一个不知是否还在人世的友人归来。这一等,就等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光。“她病逝前紧紧抓着我的手,让我答应她,一定要继续寻找苏幼双,或者寻找苏幼双的后人。”“姑姑对我有大恩,如果不是她,我绝对不可能活到那么大。所以我向她保证,一定会用我的一生去寻找。”宋老爷子盯着谢逸年,眼神慈祥而温和,像是在看自己的亲孙子般。“说了那么多,还没跟你说过我的名字吧。这个名字,是大姑为我改的。”“我叫宋思诺。”“八十年,整整八十年了。”“只要一听到我的名字,我就会想起姑姑和苏阿姨之间的承诺,也会想起我和姑姑之间的承诺。”谢逸年被宋老爷子看得局促,忽而被一旁的苏幼双吸引了注意力。苏幼双轻轻眨了眨眼睛,落下一滴血泪,没入油纸伞里。鬼是不会流眼泪的。除非执念尽消,哀痛欲绝。由一把油纸伞而起的承诺,贯彻了三个人两代人的一生,终于随着她的回来得到践行。“我想起来了。我全都想起来了。”“这个地方,就是我家祖宅所在的位置。”原来宋语彤小姐一直在这里等着她,原来宋语彤小姐早就回来找她了。她们其实都没有失约。第148章 守护灵16吃完饭后, 佣人给宋老爷子上了盏茶,宋老爷子喝了几口,才让思绪重新平复下来, 问谢逸年要苏幼双留下的信。谢逸年双手递给宋老爷子。这封信, 确实是苏幼双亲笔所写,不过是今天刚写的。姚容用了些小手段,让它看上去像是几十年前遗留下来的。宋老爷子展开信,从胸前衣兜取出老花镜戴上,慢慢看了起来。半晌, 他放下信纸,长吐一口气,遗憾道:“原来是这样啊。看来姑姑当年寄回去的书信,苏阿姨都没能收到。”信里提到,1943年,宋语彤带着宋老爷子离开苏州后, 苏州局势越发严峻。油纸伞生意暂时做不下去了, 在朋友的劝说下,苏幼双曾回乡下待了一段时间, 后来才重新回苏州城。再回来,苏幼双一介弱女子, 为了继续做油纸伞生意, 开一个油纸伞坊,决定卖掉祖宅。但卖了祖宅后, 她立马在祖宅不远处租赁了房子, 一边制作油纸伞, 一边继续等着宋语彤。建国前后,苏幼双生了场重病, 此后两年,病情反反复复,终于还是香消玉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