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东缘说:“把你孩子带上来,一会儿我们开个会。”
二狗立马跑下去,将自己的孩子衔上来。
小黄一胎生了六只,都是圆头圆脑的小黄狗。张玉凤留下的最大的那只,养大后,用以看着搭在稻田边上的鸡鸭鹅圈。
她这儿不是没地扩吗,想养鸡鸭也养不了,春贵给她找了块地,安在新划给她的那块稻田边上。
剩下的狗,她这两间小瓦屋可安置不了,就去找生父的主子,要他们负责去。
生父的主子,不就是付东缘与周劲吗?夫夫俩等那五只狗断奶了才接回来,养了一阵子,能跑能闹了就放出去玩。
聚在一个狗窝里总打架,二狗也爱逗自己的孩子玩,佯装去咬老二的脑袋,其实目标是老三,趁老三不备,一下用嘴将老三的肚皮拱翻。
老三小小年纪,已经学会告状了,跑到付东缘脚边呜呜咽咽奶唧唧地告状。
它太小,老拌人的脚,又不会躲,付东缘手上拿着东西,大件的,挡住了看向地面的视线,总用自己的脚,将伏在地上的小奶狗掀翻。
太对不住它了。
后来这只狗,被福宝认养了去。福宝家里还有一只狗,黑的,体型比二狗还大,平时深居简出,但一旦有人想闯进他们的屋子,它就会露出尖牙,对他们不客气。
丹姨与福宝孤儿寡母,这些年能过得这般安定,全靠它。
不过这只大黑狗老了,李杏丹捡到它的时候就是壮年,现在怕是撑不了多少时日,便想再养只狗。
老三被领走之后,付东缘家还剩四只奶狗。
吉婶家也想要一只,付东缘就把最小的毛色最淡的那只给她。
这只奶狗去了她家以后,上不了他们家的坡,老打滑,那腿总有一种立不住的感觉,以为是年纪小,再养养就好了,结果再养了一阵,还是这样。
吉婶就来同缘哥儿商量,能不能换一只?
付东缘将老二换了去,最小的这只就留在家里养。
大家都是邻居,二狗与小黄现在又是满村子地跑,想孩子了随时可以见着,其实哪只给出去都没差。
老二也被送走以后,家里剩年纪最小的三只,付东缘召集它们开会费老大的劲儿了。
一只想进灶屋偷吃东西,朝灶屋的方向匍匐,一只想去鹅圈找鹅圈,老是扭头看鹅,一只盯着池塘里的鱼看,想用爪子扒拉,嘴里叽里呱啦,说着付东缘不懂的奶狗对外社交的语言。
“肃静、安定,我们有个短会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