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觉得太过耗费人力,担心他不同意,这条陈上还说,去年军马的草料里混着甜菜丝吃了两三个月,最容易掉膘的冬天还贴了膘。李洵眼中流露出惊喜的光芒来。以前他只知道甜菜丝是蔬菜,应该可以喂马,却没想到还有如此大的作用。若燎原军马监所说是真的,既然甜菜丝可以让军马贴膘,是不是也意味着它能催肥其他牲畜呢?毕竟牛马羊猪这类牲畜,在食谱上是有一定类似性的。要是甜菜丝也能喂猪和羊这种用于食肉的牲畜,那广泛种植甜菜,便不仅能制糖,还能促进肃城等地的养殖业发展。如今的肃城等地,虽然百姓们已经没那么容易陷入饥荒,但想吃肉却依旧不容易。一方面是收入所限,不舍得买肉吃。另一方面,是市场上的肉类供应本也不多。北疆粮食产量低,百姓们的耕地又多数是租的,既要交租又要交税,人吃尚且不够,自然是不可能像是后世的农村那样,家家户户都可以随意养猪养羊。别说是猪这种每天能吃很多的家畜,就连养鸡的都没多少。因为粮食少,春夏之际,就连野菜野草也会被饥荒边缘的百姓吃光,又哪来的东西喂牲畜。如今西戎再被封锁,军队的肉食供给尚且可以通过两大牧场进行保障,民间的肉类缺口却会进一步扩大。但百姓们今年的收入明显增加,对肉类的需求量是必然要上升的。尤其是到了年节时期。这么一算,今年过年,民间在肉类购买上,也得像去年对待粮食一样,进行限量供应才行了。所以,发展养殖业是势在必行的。如今人的粮食已经够吃了,那么春天夏天甚至秋天,都能在外头割野草野菜喂牲畜,若甜菜能喂猪羊,野外食物匮乏的冬天和初春,便能以甜菜为主。以甜菜的高产,哪怕只种植两亩地,每家每户养一只猪,都完全不成问题。“来人,立刻去制糖厂调一百斤熬糖后的甜菜丝来,运到城中的养殖场。”吩咐完这些,他也带着十来个亲兵,骑着马赶往城中的养殖场。这是一间民办的养殖场,主要就是收用军中和其余各大衙门,酒楼,还有工坊等地的泔水养猪的地方。因为泔水量不是很多,所以养殖数量也不多,只养了两百多头猪,却也是本地主要的肉食供应来源之一了。这养猪场属于本地的一个叫郑魁的富商。得知郡王驾临,这郑魁先前也不知道在干什么,连衣裳都没穿整齐,就着急忙慌地骑着马赶到了自家的养殖场。“参……参见郡王!”他结巴着跪地叩首,心中非常紧张。他完全想不到,郡王这样的大人物,来他家这小小的养殖场做什么。他好像也没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啊……不对,他家养猪的泔水,确实是给衙门和军中塞了点孝敬才得来的……难不成郡王是要追究此事……听说郡王是最厌恶他人行贿受贿的了……若是要追究此事,那他可怎么办……“起来吧。”李洵见他紧张不已,便尽可能放缓了声音,道:“本王此来,是有事要请你办。”郑魁顿时就松了口气:“郡王只管吩咐便是。”李洵便道:“从今日起,你给本王额外拨出十头成猪,十头幼猪,每日喂食一定分量的甜菜丝,并且记录其体重,食量等变化。另外,还需拨出十头成猪,十头幼猪,完全不喂食甜菜丝,同样记录其变化。成猪在年底宰杀时进行对比,幼猪养殖半年后进行对比。”“能做好吗?”郑魁连忙点头:“能!能!小的一定一丝不苟地完成郡王交待的事!”李洵让亲兵递给他一小袋金子:“这是买猪钱。”郑魁连忙推辞:“哪能要郡王的钱,能拿四十头猪孝敬郡王,那也是小人的荣幸!”李洵却温和道:“收着。本王规定士兵与官员皆不可白拿百姓一针一线,自身当然也要以身作则,不能坏了规矩。”郑魁这才不再推辞,心中却极为感动。郡王这样的天潢贵胄,说是真正的北疆之主也不为过,拿了他的猪,却坚持要照价算给他,甚至还多给了。戏文里的青天大老爷也不过如此。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郡王,他们这些商人,在肃城等地做生意,才前所未有地安心。碰上这样的统治者,真真是他们的毕生幸事。李洵却不管他在想什么,去完了养猪场,又去军中让人照样弄了几十只羊,用甜菜来做喂养试验。从如今到明年种植甜菜的时间,还有六七个月的时间可以观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