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则是希望石恩等人能快些回京,挽回他险些犯下的错。等了一个多月,才发现刘渊这老乌龟一直按兵不动,还回信说了种种不宜出兵的理由,让他很是恼火。往日看刘渊还算不错,如今却越发觉得他无能,还根本不把他这皇帝的命令当回事。可边关战事胶着,刘渊也无大错,不可能换将,更不可能对其施加惩戒,这样只会扰乱军心。如此,他的希望便只能寄托在李洵这边的神兵利器之上。若得了这神兵利器,重新装备一支军队打退北戎,他对刘渊这样桀骜又无能的将领,便不必再忍耐了。有同样的武器,李洵那逆子手中兵少,也不会再是他的对手。如今,就只等石恩把林德康一家带回,便能实施下一步计划了。然而,从石恩出发到如今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人还杳无音信。正当他怀疑是不是石恩等人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时,陈旺给他带来了消息:“陛下,您上次派出去的御林军回来了!”嘉佑帝心头大振,连忙道:“快宣石恩来觐见!”他迫不及待地想见御林军带回来的林德康等人,确定自己的计划没有出岔子。陈旺却有些支吾,仿佛难以启齿的样子:“陛下,石统领被俘了,这次派去的御林军……只回来了五个人,而且这五个人,还在禁军中弄出了大乱子……”第79章却说那五个御林军从北疆的官道逃走后, 一开始是非常惊慌的,后来发现无人追来,这才慢慢恢复了镇定。他们之中有三个人都不是出身普通百姓之家的士兵, 而是官宦勋贵之家的嫡支或旁支的子弟。王朝延续近三百年,勋贵之家繁衍的大批子孙, 没有从文的天赋,为了博前程便会将人送进御林军。混一混资历,以后至少也能去别的军中做个都头, 家中运作得当, 很快就能升上营指挥使甚至将军。这些人家中或族里有人从政,他们从小受到长辈的教导,比起普通家庭出身的士兵更明白朝廷局势, 上位者想法。此次陛下让石统领亲自带队, 足见对这次任务的重视。可他们不仅没完成任务, 还折损了那么多人,不用想都知道, 回去后, 以嘉佑帝的心性会如何降罪于他们。若不回去,朝廷要么当他们死了,要么就当他们做了逃兵,以后都没法再用原来的身份生活。他们自然是不甘心以后都过得像阴沟里的老鼠的。权衡利弊后, 大家一致决定回去,并且联合全体士兵的家族一起想办法来对抗陛下的怒火。那些死了的尚且好说, 活着被俘的才是给家族蒙羞, 更遭陛下恼恨。那些人的族人和家人, 会比他们更着急。这么多的家族联合在一起也是一股力量, 足以让陛下在处置这件事的时候思虑后果, 而不是像先前对那些平民士兵一样,随意将他们当做出气筒。胜败乃兵家常事,并不是每一个打了败仗的将军都应该被惩罚。只要他们能有足够充分的理由证明此次任务失败不是他们没尽力,而是敌人确实太强大,皇帝就不能惩罚他们。甚至,他们这些报信的人不仅没有过错,还是有功的。而且,这事也不算他们撒谎,而是事实。若非大皇子使用的兵器神鬼莫测,他们怎么会败得如此没有还手之力。打定了主意,这五人一回到京城就立刻找上了其余御林军的家属,惊恐交加地描述起了大皇子的率领的军队有多强大,使用的武器有多恐怖,他们是有多么不容易,才得以逃脱回京中报信。勋贵之家对于事关自己家族的事情向来消息灵通,没过多久,石恩率领的御林军被慎郡王用可怕武器截杀屠戮之事便在各家之中传遍了。不仅如此,大约因为回来的人里有平民御林军的关系,此事在御林军以外的禁军大营里恶广为流传。陈旺小心翼翼地如实汇报着如今京中的情况:“事涉上千禁军,他们回来向要好的同袍家报信,京中勋贵之家便全知道了,消息还走漏到其余禁军大营之中。”“如今,京中禁军与勋贵之家,人人谈肃城而色变。说慎郡王有如此神鬼之器,去肃城就是送死,就算侥幸回来,也不是被毒杀,就是被贬,总之就是沾到肃城就没有好下场,以后若再有去肃城的任务,无论如何都得想办法推脱了才行!”嘉佑帝听得怒火中烧,直接拍了御案:“这些贪生怕死之徒!朝廷拿丰厚的钱粮养着他们,遇到事情就只会往后缩!朕要他们何用!”“朕要斩了那几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御林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