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有这个账本儿。”
徐会计又将另外一个厚厚的账本拿给了徐婉宁。
这是饮料的分红。
饮料的单价相对便宜,比不上风干系列,但年轻人喜欢,所以分到徐婉宁手上的分红,也不少。
两个月下来,也有五万多块钱。
当然,其中至少三分之一,都是羊城的杨老板贡献的利润。
而且如今是夏天,全国范围内都很热,所以饮料卖的快。
等翻过九月,天气变凉了以后,除了羊城那边,饮料的销量估摸着就得减少了。
但这是趋势,徐婉宁也没有太大办法。
看完饮料的账本,紧接着就是看方便面火腿肠这些了。
一开始,方便面火腿肠才是徐婉宁赚钱的大头,每个月都有一万多的分红。
哪怕被其他省份的食品厂分割出去了一部分销量,但因为市场足够大,利民食品厂一家吃不下,所以利润并没有受到影响。
还是跟之前一样,一个月一万出头的分红,两个月就是两万多。
徐婉宁来这一趟,分到了十四万多的分红。
现如今面额最大的就是大团结,十四万多的现金要是全部摆出来,一个行李袋都装不下。
所以徐婉宁和徐会计约定好,等周一早上一起去银行,把这些钱都存到存折上面。
徐婉宁分了十多万的分红,食品厂不是没有人眼红。
但他们有什么办法?毕竟法子都是徐婉宁提出来的。
而且风干系列和牛肉干这些的调料配方,还始终在徐婉宁手中握着,这笔钱就该她挣!
再者,徐婉宁拿到的是十分之一的净利润。
这个净利润,可不单单是除过食材本身以后的利润,还要把员工工资的部分全部刨除,食品厂落下的净利润的一成,才能分到徐婉宁手中。
徐婉宁分了十四万多,相当于食品厂挣了一百四十万还多。
一百四十万,八十年代的一百四十万,这是什么概念啊!
当然了,这笔钱其实也不算很多,至少纺织厂和制造厂,不说每个月了,每个季度光是交税就要交百八十万的,相比较之下,利民食品厂挣得这点钱也不算什么。
但问题是,利民食品厂以前每年的利润也才几十万,现在两个月就挣到了一百多万,一年就是一两千万,这个变化,不可谓不大。
而且,食品厂的利润高了,他们的工资会提高,福利会增加,以前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就三四十块钱,现在每个月工资福利奖金加起来,都有八九十块了。
足足增加了一倍还多!
这些好处,可都是徐婉宁带给他们的。
所以,虽然眼红,但还真没有几个人嫉妒。
他们甚至希望徐婉宁能多挣点钱,因为只有她挣得足够多,他们也才能跟着喝口汤啊!
徐婉宁并不知道食品厂的人怎么想,她如今正在心里盘算着,该如何利用手头的这笔钱。
第1228章 养殖场收益
前段时间,勉强凑了十万块钱拿给大首长,用来手足口病疫苗的研究。
但那是在徐家铺子酒楼和食品厂没有分红的情况下。
后来徐婉宁去徐家铺子酒楼一趟,将这段时间的利润拿到手,也有个四万多块钱。
再加上精品店和统一小食铺每个月的利润,她手头的存款又有了六七万。
虽然花了一部分,但怎么着也有六万块钱。
再加上今天拿到的这十四万多,她的存款,终于突破了二十万。
对于真正的有钱人来说,这点钱不算什么,但在八十年代初,能拿出二十万的家庭,凤毛麟角。
徐婉宁已经很满足了。
接下来的计划,就是徐家铺子酒楼开分店。
其实徐婉宁脑海里还有很多计划等待着落实,但她目前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人手不够。
如今很多人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哪怕工资不高,但至少旱涝保收,而且社会地位高。
个体户,虽然能挣钱,但还是被很多人瞧不起。
所以,要想找一个有才华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徐婉宁又不愿意将就,所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回到家以后,徐婉宁往养殖场打了一通电话。
接电话的人是杨开,听到徐婉宁的询问,他立刻说道:“账本已经全部做好了,小老板,你不用特意跑一趟,等明天我往养殖场送货的时候,把账本给你拿过去。”
末了,杨开又小声说道:“账本要是没问题的话,也该给养殖场的人发这几个月的提成和奖金了,最近有人闹事儿,说小老板你答应过他们的没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