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婉宁记得,当初大棚种植的时候,除了从金老师那儿要来的种子,徐婉宁还从空间里拿了一些种子出来,都是她偶然买下来放在空间里的。
估摸着是她往外拿的时候没注意,将水果黄瓜的种子拿了出来。
“哦,是种子的问题。这种黄瓜种子是我一个外地朋友拿给我的,他们那边吃的黄瓜都是这种。看样子,这个黄瓜是成熟了吗?”
“对,这种黄瓜要比寻常黄瓜的生长周期短一点,都已经成熟了。我们之前也没见过,所以一时之间有些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要摘下来。”
原本还想着杨开去京市的时候,让他问一问小老板,没想到小老板今天自己过来了。
“明天摘下来,让杨开给我送到京市去。”
这种黄瓜,是后世改良过很多次的品种,目前是没有的。
徐婉宁的那个说辞,骗一骗没见过大世面的负责人还成,却骗不了专业人士。
所以徐婉宁决定,这些黄瓜千万不能拿出来卖。
反正也就几千斤的量,存放在空间里,做菜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吃。
前提是得削了皮,让人瞧不出来了和寻常黄瓜的区别。
徐婉宁又在养殖场转了一圈,确定这边没自己什么事儿后,就准备离开了。
听说她要走,杨开立刻说道:“小老板,我送你回京市吧。再不济,我送你到车站也行。”
徐婉宁连连摆手:“不用麻烦,我走路去车站就好。”
杨开抬头看了看头顶的烈阳,“现在是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你走半个小时过去,别再中暑了。反正我现在也没啥事儿,我送你过去吧。”
徐婉宁实在是不想坐三轮汽车。
别的不说,从养殖场到车站的这段路,因为没有修过,一路上坑坑洼洼的,所以坐在车斗里颠簸的要命,怪不得三轮车还有一个名字,叫蹦蹦车。
但是杨开说的也没错,这么热的天,她走半个小时过去,人得晒秃噜皮。
两者权衡之下,徐婉宁还是决定坐车去车站。
等杨开送完徐婉宁,回到养殖场以后,他立刻被养殖场的员工围了起来。
确切地说,围着他的人是附近村子里找来负责养殖的村民,至于他带来的那些退伍军人,没有一个人上来。
“杨经理,小老板今天来,没说什么时候给我们发提成吗?”
“距离上次发提成,已经是半年前了,按照俺们干的活儿,这半年的提成也得百十块吧?小老板该不会赖账吧?”
“瞎说什么呢!”杨开瞪着质疑的那人:“小老板每个月光工资都要发出去多少钱,什么时候短过你们一分钱?再说了,当初招你们进来的时候,只是说了会给提成,并没有允诺你们提成是一个月发一次还是一年发一次。”
“别说半年了,就算满一年再发也是正常的!”
“你们一个个的,在养殖场干着不顺心了,不念着小老板的好,还敢诬陷小老板赖你们的帐?你们谁要是介意,索性别在这儿干了!”
第1200章 睫毛膏
杨开中气十足的怒吼了一嗓子,那些人再也不敢提出质疑,都乖乖地站在人群里不说话。
杨开早就看有些人不爽了。
养殖场的工作虽然繁琐,但是干顺手了相当轻松,最起码比起出去干体力活强上几倍。
而且工资也不低,虽然跟厂里的正式工没得比,但每个月光是工资就有三十五块钱。
有些家庭甚至夫妻俩一起来,每个月工资就有七十块钱,要知道,很多农村家庭,一年乃至两三年的时间,都攒不下七十块钱。
最重要的是,养殖场包吃包住,住就不说了,吃的是真的好,不说顿顿大白饭,但至少每天中午和晚上两顿饭都是干饭,从来没有用稀汤糊弄过,而且徐婉宁还特意交代过,每个人每天都能分到一个鸡蛋,不论是自己吃还是带回家给孩子们吃,都是可以的。
而且,每隔一天就能吃上一顿肉,每个人都能分到三四片肉,其余时候虽然不吃肉,但也是用猪油炒的菜,顿顿有荤腥。
哪怕已经到了八十年代,能够自由交易了,很多人都有了赚钱的门路,但很多农村家庭的情况依旧改善的不多。
除了能每天吃饱饭,每周吃三次肉,简直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而且,每个人每个月都有几天的假期,每次放假,都能分到三斤猪肉或者半只老母鸡,要是夫妻或者兄弟俩的话,就能凑一只老母鸡了。
这样好的福利,很多人想都不敢想。
杨开无比确定,如果养殖场对外招工,很多人挤破了脑袋都想进来。
姑且先不说提成的事儿,就说每个月三十五块钱的工资,以及顿顿吃干饭,每天一个鸡蛋,一周三次肉,并且每个月分几斤肉或者半只老母鸡这样的福利,会有多少人心动。
这些人非但不知道感恩,竟然还敢污蔑小老板赖账不给他们提成?
底下的人不知道杨开的心理活动,小声嘟囔道:“提成是小老板一开始就说好的,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从来没有给我们发过,我们问一句也有错吗?”
“没错,当然没错了!”杨开不满道:“可是你们千不该万不该,污蔑小老板赖账!”
见众人不再对这件事提出异议,杨开继续说道:“小老板已经请了专业的会计来,等将所有账目对好以后,就会给你们发提成。以后,提成每半年一发,谁要是再说类似于小老板赖账这样的话被我听到,你们自己收拾铺盖滚蛋!”
杨开是养殖场的负责人,徐婉宁给了他足够大的权利,因此听到杨开这样说,其他人都默认他有开除人的权利,全都默默地不说话。
他们只是想拿到自己应该得到的那一部分提成,只要确保这个钱会发现来,其他的并不重要。
转眼,到了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