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真的很好。
林安和徐婉宁都希望,到了松寒这一辈,晚辈们之间的感情,能够像林安和林荃,还有她和几个哥哥那样。
虽然说,除了松寒和锦初是亲兄妹之外,其他的都是表兄妹堂兄妹,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维系这份兄妹情,兄弟情。
一个家庭的凝聚力,往往体现在这些方面。
“你刚才进大棚检查,发现了是什么原因导致油麦菜和小青菜种植失败吗?”
“我一直以为,大棚可以种植绝大多数的瓜果蔬菜。但很显然,平时像是野草一样很容易生长的油麦菜和小青菜,恰好是这极少数的一部分,并不适合大棚种植。”
往往是这种好生长的蔬菜,其实更需要通风。
大棚里,温度太高,再加上是密闭的空间,反而不适合这种蔬菜生长。
“失败不可怕,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总会再次成功的。”
没有人,能够一直无往不利。
很快,孩子们摘了满满的草莓出来。
初林的嘴角还有没擦干净的红色,看来没少在里面吃。
“舅妈,草莓怎么可以这么好吃?”
“而且草莓也太容易长了,我们摘了这么多,里面还有很多很多的草莓呢。”
第1103章 采摘草莓
其实,他们提着的篮子,就算是全都装满了,也不过能装一斤多不到两斤的草莓。
这一个大棚,少说也得有上百斤的草莓了。
只是草莓的个体比较小,所以看起来才会显得数量很多。
孩子们体验了骑马,又亲自采摘了草莓,今天的体验感很棒。
徐婉宁看了眼时间,已经三点多钟了,索性带着孩子们回家了。
至于摘下来的黄瓜和番茄,徐婉宁交代杨开,帮她运去了二号店。
回到京市,徐婉宁让林安将孩子们送回了部队大院,她直接去了二号店。
姑姑徐华景看到她来,忙迎了上来。
“阿宁啊,你可有一段时间没来二号店了。”
“这段时间光顾着统一小食铺和精品店了,所以来这边的次数确实少了点。”
虽然她没来,但徐华景将二号店管理的很好。
即便现在不到饭点,店里也就坐了好几桌客人。
徐华景拉着徐婉宁坐在前台,小声问道:“你最近有没有新菜色?”
“有顾客觉得咱们二号店的菜品种类太少了吗?”
“倒也不是,我就是觉得吧,咱们店已经很久没有新菜品了,也就没了吸引顾客的特点。”
虽然说,二号店的生意一直很好,偶尔还能超越徐家铺子酒楼,但比起刚开业那段时间的辉煌,徐华景难免会有些心理上的落差。
“我明白了姑姑,我回去好好想想,看咱们二号店还能改进点什么。”
正说着话,杨开骑着三轮车到了二号店的后院。
“杨开拉的是什么?红的红,绿的绿,看着颜色还怪好看的。”
“是黄瓜和番茄,我打算拿来送人的。”
“黄瓜和番茄?这东西没啥稀奇的吧?”
虽说还不到番茄成熟的季节,但其实京市的一些菜市场已经开始有得卖的,只是价格很贵。
当没有蔬菜的时候,很多蔬菜的价格甚至比肉还贵。
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不论放到哪个年代,都是通用的。
徐婉宁没有向徐华景解释,只是拉着她到了后院。
“老板,这些黄瓜和番茄都放在地上吗?”
“放在右边的仓库里吧。我等会儿分一下,给大家送过去。”
黄瓜有八十多斤,番茄一百一十斤。
听起来不少,但徐婉宁要送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自家得留上一些,她还想让林母也尝尝味儿呢。
还有父母家里,大伯父家,二伯父家都得送,另外再给大嫂娘家和二嫂娘家,还有陶家也送一些。
除此之外,张厂长那儿,孙老板那儿,以及许校长,还有研究小队的老师们,她都得送。
这样算一算,这些黄瓜和番茄,甚至都不够分的,只能每家少送一点了。